2019-10-02 作者:曾昭弘(拓展部经理)
2019年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70华诞。我心中充满着万分激动。风风雨雨70年,我们年轻的祖国母亲从1949年站起来到现在巍然屹立在世界之巅,走过了很多艰程,经历了很多风雨,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强。看到今天的7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看到伟大强盛的祖国,心中感概颇多。我想把对祖国的爱写成文字,想对祖国说……
第一篇章 裂变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国外侵略者打开腐朽古老的中国大门,让我们的祖国开始发生裂变。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正在一步步走向灭亡。《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让我们的祖国满受疮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正在遭受千年来最大的创伤和耻辱。正是这些屈辱,开始唤醒我们的中国人民走在寻求富国强兵的救国之路。裂变在一点一点的开始。从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到洒满热血的戊戌变法,再到推翻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一代代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一辈辈英雄好汉,前赴后继、热血染山河;一曲曲浩荡长歌,起伏回响、悲壮动心魄。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华民族,我们的中国人民,都在向往着美好幸福,都在渴望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都在寻求改变,都在全力以赴追求新的国家、新的生活。我们的祖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裂变……
第二篇章 涅槃
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统治,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如同晴天霹雳,把压抑中国人民多年的灰暗天空撕开一个大口子。第一次,平等自由博爱的阳光普照到中华大地,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让华夏民族呼吸到了第一口新鲜的空气。中国正在由裂变走向涅槃。
可是,呼吸到新鲜空气的中国,仍然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军阀割据的黑暗统治、封建帝制的顽固不灭,还是救不了中国。就在此刻,中国共产党如同星星之火,正在雨后春笋般的发展,逐渐照亮广大中国劳动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3人,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随后,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遵义会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等,中国共产党正在领导着全国人民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走在救国救民的康庄大道上。
1931年9月18日,“9.18”事变,日本侵略者开始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涅槃成长之路,又增加巨变。毛泽东主席发表“论持久战”,带领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抗击侵略者、反动派,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我们的祖国逐渐迎来胜利的曙光,我们的中国人民正在沐浴着社会主义的温暖阳光,通过100多年的裂变和涅槃,祖国真正迎来新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五星红旗,第一次升起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响彻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蔚蓝天空中。
第三篇章 崛起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主席郑重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从此,我们的国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建国之初,就得到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同我建交;英国也很早承认了新中国。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尼赫鲁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议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强调也应成为指导中印两国同世界各国相互关系的原则。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为很多国家所接受,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64年中法建交也成为打开外交局面的一大成果。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成功访华,中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这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70年代中国外交工作取得的另一个显著成就,是建立和发展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西亚以及大洋洲的一大批国家同中国建交,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两弹一星”的试验成功,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成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等,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伟业。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我们的农业、经济、文化等,都呈现出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发展。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在向全世界人民展现出他的朝气与生命力,中国正在崛起。
第四篇章 腾飞
1978年,祖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国家打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我们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处于世界第10位,2008年提升到第3位。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为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党中央从对外开放总方针出发,从80年代中期起为入世进行了长达15年的谈判,终于在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入世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标志。国外有人评价,中国在入世后的5年,走完了西方历经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道路。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进一步的实现领土完整,大大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三峡水电站的蓄水发电、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又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实现了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并把“文化中国”传递给世界,“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进汇聚了人类和谐的奥运理念中,中国传统、现代的文化元素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走向世界。
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腾飞……
第五篇章 辉煌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主席首次以“中国号”巨轮的新掌舵人身份亮相。此后,他励精图治,成竹在胸,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使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政治气象。外媒评价说,习近平打造的“新常态”不仅令中国民众赞赏,也在震动国际社会——适应这些“新常态”成为“当前世界最急迫的功课”。
“一带一路”建设的启动发展,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站上9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稳居世界第二位。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的严重冲击,但中国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高达7.7亿人,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60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中国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2018年6月,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2.3亿。今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富足的生活。
还有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共有12项纪录入选世界记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在此奖项上的首度突破;2018年国产航母下水,002型航母采用滑跃式起飞,是001型航母的升级版,其性能超过辽宁舰,可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国产航母;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3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达到3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中国高铁已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 碧波之上,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气贯长虹。55公里的跨度,不仅是空间距离,更承载着一个国家飞越沧海的历史风云;国产大飞机运20、C919、AG600蓝天聚首,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飞行次数突破300……从“东方红”跃然于世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从北斗系统服务全球、“嫦娥四号”传回世界上第一张月背影像图……一部新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史,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我们的中国已经步入辉煌!
结语
祖国的70周年华诞,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感概,哽咽在喉,让我无法全部娓娓道来……总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
7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细数我们的伟大成就远远不止这些,但于我们而言,却是充满无数改变与挑战的日子。70年,从曾经的东亚病夫到如今的亚洲强国,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与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如今的中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我们坚信,未来会更好,中国会更好!
历史,总在变革中迸发前进的速度和力量。面向未来,一个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中国,必将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书写新的篇章,向着伟大复兴的彼岸砥砺前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作为一名以解决中国老百姓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为终生奋斗目标的森海人。我要全力以赴!
中国梦,我来了!
森海梦,我来了!